多地再迎“桑拿天”,这份避暑提示请收好→
央视网·2025-07-12 09:27
高温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 持续高温天气给健康带来隐患,尤其对老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影响更大 [1] - 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级别 [4] - 黄色预警时一般人群需保持室内凉爽减少户外剧烈活动,橙色预警时重点人群应避免外出或有人陪同,红色预警时户外工作人员需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并使用防暑降温用品 [4] 高温天气防护措施 - 户外活动前应采取防晒降温措施如撑伞戴帽,避免穿不利于散热的衣物 [6] - 户外活动时应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剧烈运动时每小时建议喝250-500毫升温水 [6] - 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以及过凉冰冻饮料,以防消化道不适 [6] 旅行健康防护建议 - 旅行前应关注目的地天气变化,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和药品,境外旅行需提前了解疫苗接种需求 [8] - 旅行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减少生冷食物摄入,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和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8] - 外出活动时穿着舒适透气衣物,避免长时间阳光暴晒,使用驱蚊液减少蚊虫叮咬 [8] 体感温度与防护 - 体感温度受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高温高湿环境下体感温度可比实际气温高出1-7℃ [10] - 夏季南方地区平均相对湿度超60%,气温28℃时体感温度接近30℃,导致"日夜连轴热"现象 [10] - 降低体感温度方法包括室内使用空调电扇,室外使用遮阳伞墨镜或寻找阴凉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