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 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 成都以全省约10%的旅游资源贡献了约25%的旅游收入,省委明确支持其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 [1] -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被视作"加法"战略,旨在通过贯通三次产业、链接供需两端,产生3至5倍的综合拉动效果 [3] 市场基础与案例验证 - 2023年成都大运会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2.7倍,国际机票预订量较2022年增长近10倍 [2] - 成都为全国七大万亿级消费城市之一,2023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70余项,2024年计划增至89项,包括2025年世界运动会 [3][4] - "苏超"赛事案例显示,单赛季可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2] 实施路径与产业布局 - 计划培育动漫影视、创意设计等核心赛道,打造"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品牌,建设5万平米高新动漫工厂及数字音乐孵化器 [5][6] - 成都高新区将以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为核心,协同天府软件园等载体提升产业承载力 [6] - 当前成都规上文化企业超1000家,但需引育更多头部企业,目标推动企业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 [6] 企业参与与金融支持 - 凤凰山体育公园计划引入高级别演唱会、国际赛事及电竞活动,开发"票根联动消费"场景并升级智慧场馆系统 [7][8] - 成都银行将倾斜100亿元信贷资源,创新专属产品服务文商旅体企业 [8] - 企业反馈显示,文商旅体融合是市场刚需,商业与体育元素的加入将创造更大市场机会 [2] 基础设施与场景优化 - 需优化景点商圈标识导览系统,提升游客动线连贯性(如宽窄巷子至春熙路) [5] - 探索在春熙路等核心地段举办街头体育赛事,结合山水资源开发徒步、攀岩等潮流项目 [5]
布局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名城 从文旅到文商旅体,看成都解题
四川日报·2025-07-12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