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如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文快速了解↓
央视网·2025-07-12 10:51
市场监管总局整治"内卷式"竞争 - 市场监管总局梳理7类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内卷式"竞争 包括商业宣传违法行为 商业诋毁行为 不正当价格行为 质量不合格行为 平台制定不合理规则行为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不当干预市场竞争行为 [1] - 商业宣传违法行为包括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3] - 商业诋毁行为包括编造 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3] "内卷式"竞争的具体表现 - 质量不合格行为包括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 伪造产品产地 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 [5] - 不正当价格行为包括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扰乱生产经营秩序 [5]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包括以不公平低价购买商品或无正当理由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5] "内卷式"竞争的影响 - "内卷式"竞争具备低价竞争 低质竞争 重复竞争和缺乏创新竞争特征 [7] - 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过低 大企业可能损害中小企业利益 制约创新发展 [7] - 生产端持续价格战导致"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现象 影响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7] 对消费者的长期影响 - 消费者短期享受低价实惠但长期面临质量下降与选择减少 [9] - 企业为降低成本牺牲质量 减少功能或服务 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9] 监管措施与执法成果 - 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办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1514件 违法广告案件1.4万余件 [11] - 集中曝光8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例 5起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例 [11] - 推动修订价格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电子商务法 制定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 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 [11] - 《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审议通过 将于10月15日起施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