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广场协议》到“海湖庄园协议”:美式重构再次启动
新京报·2025-07-12 15:36

广场协议与海湖庄园协议背景 - 40年前《广场协议》通过美元贬值显著缓解美国贸易逆差,同时导致日本资产泡沫累积[1] - 2024年"海湖庄园协议"提出高关税、美元贬值、债务置换与多边货币谈判等组合手段,被称为"广场协议2.0"[1] 协议核心特征 - 金融联盟+数字货币+资产锚定体系构成美元霸权新延展路径,美国试图通过美元资产、黄金、数字美元组合重建资本市场控制力[8][13] - 协议体现"霸凌式"强制性特征,包含贸易、汇率、债务与安全的一揽子安排,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全面制度性渗透[4][14] 制度性输出风险 - 美国正构建可复用的制度性谈判模板,通过协议框架固化其制度优势,未来可能用于对华及其他经济体施压[5][7] - 美元霸权从金融优势转向规则优势,通过协议输出可复制的全球制度架构以锁定他国操作空间[5][13] 中国应对策略 - 需在绿色金融、数字资产、跨境支付等领域建立"技术-制度-信任"完整链条,人民币国际化需突破市场选择逻辑[15] - 应联合金砖国家、RCEP成员等建立制度性同盟,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机制并利用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塑造共识平台[18] - 需主动参与全球金融议程设置,提升制度设计主导性,避免在新规则体系中被边缘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