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进区域协作 拓宽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七
新华社·2025-07-13 10:10

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必然路径,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 [1] - 通过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强市场基础制度统一、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畅通要素资源流动集聚,区域市场一体化加速推进 [1] - 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11年来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长三角三省一市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总值增至8.7万亿元,5年来迈上2个万亿元台阶 [6] 破除行政壁垒措施 - 川渝高竹新区探索货车牌照"同标互认",试点允许部分企业的车辆在指定时段、路线通行重庆,四川骏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每辆货车节约物流成本超10万元,节约运输时间超500个小时 [2] - 长三角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共享互认,市场主体登记等50余个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服务;川渝推进企业跨省市"一键迁移" [3] - 长三角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超1700家;粤港实施政务服务跨境通办,首批上线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川渝试点跨区域人才职称评价互认,惠及两地700余万专业技术人员 [4] 基础设施联通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通车后,燕郊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仅需9分钟 [5] - 珠港和珠澳口岸年内出入境客流量已突破1亿人次;苏皖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滁州段稳定运营;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启用后节省地面物流成本近30% [5] 产业协同发展 - 韵达快递总部从北京搬迁至河北香河县后,整体揽收能力扩大一倍多,实现日最大揽收超500万单;2024年底廊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达949亿元,同比增长9%,占GDP的比重升至24% [7] - 京津冀地区突出产业转移与承接;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金融服务、数字经济等产业竞争优势凸显;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成渝城市群协同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 [8] -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一年生产500颗卫星的制造能力;京津冀汽车产业链上数以万计零部件实现协同 [8] 对外开放合作 - "合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精品快线开通后,合肥到欧洲一般物流时效从40天缩短至27天 [10][11] - 今年前5个月长三角地区实现进出口6.73万亿元,同比增长5.2%,较同期全国外贸增幅高2.7个百分点 [11] - 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川渝探索铁路单证物权化试点等陆上贸易规则创新;京津冀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