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经分析】“长周期考核”细则落地:更好发挥险资市场稳定器作用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5-07-13 16:47

政策调整 - 财政部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 [2] - 新考核方案将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3]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3] 政策目的 - 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助于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引导保险长期资金入市 [2] - 政策鼓励更多"长钱"投入资本市场,优化市场生态、增强市场韧性,提升险资长期回报水平 [2] - 破除长期资金入市障碍,解决因短周期考核导致权益资产市值波动对净利润影响较大的问题 [4] 市场影响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距离25%政策上限还有空间 [5] - 保险行业权益占比提升1%预计全年能为股市带来超3000亿元增量资金 [5] - 股票+权益基金中高股息配置占比提升10%,高股息行业增量资金预计有4000多亿元 [5] 行业反应 - 中国人寿表示细则落地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本优势,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 [4] - 光大证券认为政策将推动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允许长期资金以"时间"换"空间" [4] - 专家表示政策有助于险企提高投资收益弹性,增厚净投资收益安全垫,缓解利差损压力 [5] 长期效益 - 长期看将显著改善市场资金结构,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推动价值投资氛围形成 [5] - 促进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更客观评价经营结果和风险水平 [6] - 为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等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资金,驱动产业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