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背景与意义 - 西夏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规模与河南巩义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 [3] - 西夏陵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殊见证地位 [3] - 西夏陵于7月11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宁夏首处世界遗产、中国第60处世界遗产 [3] 西夏陵的历史与考古研究 - 西夏陵坐落于贺兰山南段东麓洪积扇戈壁上,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共有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 [7] - 西夏陵的研究和保护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考古发掘,1972年宁夏博物馆对西夏陵进行全面调查并首次编号 [9] - 考古发掘出土金银器、竹雕、铜器、铁器、陶瓷器、骨骼等文物,并出版多部考古报告和著作 [9] 西夏陵出土文物的特点 - 西夏陵文物数量大,目前馆藏西夏陵文物7100件,裸露和堆积在陵区的砖瓦和琉璃残件不可计数 [12] - 文物等级高,包括鸱吻、龙首套兽等大型建筑构件以及碑额雕刻龙纹、石龙柱等皇家等级文物 [13] - 文物多元文化汇聚,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于一体 [13] 西夏陵的文化价值与民族交融见证 - 西夏陵见证了西夏党项人对中国传统葬俗的继承,如从火葬转为土葬 [15] - 西夏陵继承了汉族南面为尊的观念,讲究中轴线对称,同时保留党项民族习俗 [16] - 出土文物如鎏金铜牛、大石马、胡人汉人头像等,见证了农耕与游牧文化并存以及多民族政权特征 [16] 西夏陵的未来保护与利用 - 计划建立大型西夏陵数字资料库,包括老照片、老音像的收集 [20]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数字化保护研究,包括西夏陵虚拟仿真再现 [21] - 通过数字手段和博物馆展览,为人们提供更多可体验和观赏的产品 [21]
东西问|杜建录:西夏陵为何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新闻网·2025-07-13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