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换”出牛口粮 牛粪“变”成生态肥 句容生态循环“串” 出乡村共富新路径
镇江日报·2025-07-14 07:39
资源互补合作模式 - 戴庄村周开慧家庭农场肉牛存栏110头,面临400亩青饲玉米缺口 [2] - 蔡门村鲜食玉米基地110亩,秋季扩种至200亩,提供秸秆及次品玉米换取牛粪有机肥 [2] - 协议内容:蔡门村提供玉米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戴庄村返还发酵牛粪用于土壤改良 [2] 生态循环产业链 - 玉米秸秆经青饲料收割机粉碎后加工为优质饲料,牛粪发酵制成有机肥回馈农田 [3] - 蔡门村每亩玉米秸秆量1.5-2吨/季,每亩需3-4吨有机肥/年,400亩种植可完全覆盖需求 [3] - 预计蔡门村年节省有机肥成本15万元,戴庄村年节省饲料支出10万元 [3] 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 - 秸秆青贮加工提升利用率,牛粪还田改善玉米品质,形成"优质优价"循环 [3] - 未来扩种后资源循环利用率将全覆盖,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3] - 模式通过降本增效实现农牧结合,带动中小农户共同富裕 [4] 农业现代化探索 - 该模式为生物多样性农业产业互补新典型,结合肉牛养殖与鲜食玉米种植 [3] - 通过组织化运作降低化肥农药使用,提升土壤质量与产品竞争力 [4] -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戴庄经验"在句容市复制推广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