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瞭望 | 中试夯基
新华社·2025-07-14 17:18

中试平台的重要性与现状 - 中试平台是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其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效率 [1] - 未进行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仅为30%,而开展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以高达80% [1] - 中试是通过工程化验证、风险过滤、资源整合,让技术创新获得“工业身份证”的必需环节 [1] 中试平台发展的新动向 - 新兴行业中试平台加速涌现,在创新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5] - 中试平台区域布局逐步完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广州、湖北、江苏等产业链完整地区 [6][7] - 参与主体日益多元,运营模式包括企业主导、高校参与、联合型运营和生态型运营等多种形式 [8] 中试平台发展面临的挑战 - 缺乏标准导致中试成果产出质量不够高,核心技术和工艺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中试平台不好用 [9][11] - 复合型人才缺乏成为中试产业发展掣肘之一,新兴行业技术复杂、多学科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人才要求高 [12] - 缺乏风险共担机制,中试失败风险高且资金投入大,研究开发与中试之间资金投入比例约为1:10 [13] - 专业化的公共中试平台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中小企业往往建不起、用不上 [10][13] 强化中试平台发展的措施 - 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并培育耐心资本,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收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14][15] - 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跨学科教育,强化校企联合实训,并建立专业培训体系 [16] - 加强中试标准建设,中试标准化可缩短验证周期40%、降低重复试验成本30%以上、提升协同效率50% [17] - 以科技专项支撑公共服务导向的中试平台建设,支持关键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 [18] - 通过共享机制解决中试平台公共性、开放性不足问题,鼓励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取得服务收入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