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热土,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2025-07-15 06:03

走进河南濮阳市南乐县千口镇张庄集村,村委会门前广场上,一座六角碑亭格外醒目,象征着组成"武 装抗日联防区"(以下简称"武联防")的6个村庄。 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的频繁"扫荡",这6个村庄,始终未向敌人"纳一粒粮、交一文钱、出一个夫",成 为南乐县的"红色堡垒"。 豫北平原,10万字文稿记录抗战历史 地处豫北平原腹地,南乐县易攻难守,"武联防"如何防守? "人民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度团结。"千口镇杜家村也是"武联防"6村之一,村民杜怀恩今年79 岁,家里曾是武工队队员的秘密联络点,母亲常给他讲"武联防"的故事。 1941年,经八路军冀中军区南进支队排长韩青珠提议,在党的领导下,周围6个村庄的350多人组成"武 联防",互相支援、灵活游击,多次打退日伪军的进攻。 "武联防"有"四宝":一是各村的寨墙、掩体,还有护村沟;二是参照地道战的经验,村子被改造得上下 皆通;三是制定细化多种战斗方案;四是全民动员,妇女儿童也参与抗日活动。 "如今,有人自发在张庄集村'武联防'党史馆做讲解员,有人用数十年时间整理'武联防'英雄谱……我们 要铭记这段历史,教育激励后人。"从1967年开始,杜怀恩数次拜访"武联防"亲历者,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