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众论)
人民日报·2025-07-15 06:03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地位 -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标识性概念,具有基础性和统领性作用 [3][6] - 法治精神体现法治的价值取向、观念意识、基本原则和精神追求,是民族精神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4]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是法治精神的真谛,要求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5]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理论基础 - 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为基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人类法治文明成果 [6] -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相贯通 [6][10] - 法治精神具有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双重属性,是制度和文化的结合、法治和精神的统一 [7]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实践意义 -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能够夯实法治的社会根基、增强法治的精神力量 [8] - 有利于推动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8] - 是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重点任务,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9]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实践要求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在国家、社会、公民不同层面有针对性地提炼法治精神内涵 [12] - 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大众化表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体现法治精髓和要旨 [13] - 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覆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 [14] - 加强全社会宣传教育,抓住领导干部和法治专门队伍等重点群体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