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统计数据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 [1]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 [2] - 6月贷款增速保持在8%左右(还原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因素影响后) [3] 信贷结构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2] - 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2] - 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9239亿元,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 [2] - 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2] 贷款利率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同比低45个基点 [3] -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同比低60个基点 [3] 消费信贷 - 6月季节性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如"618"促销、暑期出行)支撑信贷增长 [4] - 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关键,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 [4][5] - 人民银行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强化金融服务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 [4] 货币政策 - 上半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包括5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6月逆回购操作1.4万亿元 [6]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债券分担工具 [6] - 金融总量指标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增速,融资结构优化(直接融资规模快速增长) [6][7] 重点领域支持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7] - 全年信贷将维持合理增长,科创、消费、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7]
上半年金融成绩单出炉: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新京报·2025-07-15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