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街头旋律有多大“穿透力”?
杭州日报·2025-07-15 10:48

活动概况 - 第二季"街头旋律"文艺点亮计划于7月5日在萧山银隆百货启动,71位持证街头艺术家在26个点位演出,首演吸引线下观众超1万人,相关话题曝光量达2.1亿次[5][6] - 活动从6月持续至次年5月,覆盖城市广场、公园、乡村公共空间及商圈,实现镇街全覆盖[6][9] - 演出形式包括演唱、原创音乐、乐器演奏、说唱、戏曲等多元化艺术表达[6] 模式升级 - 艺术家均通过政府审核认证,获得专业设备和固定舞台支持,改变传统街头表演辗转状态[6] - 建立"街头艺术家库"常态化运作机制,通过月度招募和定期培训扩充人才梯队[9] - 政府搭建平台推动文化资源下沉,形成"政府搭台+公益服务+青年参与"的可持续模式[6][11] 社会效益 - 带动文旅、商圈、夜经济多维融合,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指数[9] - 艺术家宇芃的乐队曾参与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录制,活动强化了城市文化形象塑造[7][8] - 推动公共空间治理与青年表达结合,使街头艺术成为城市文化传播前沿阵地[10][11] 文化影响 - 活动年轻化、互动化特征显著,符合青年审美需求,增强文化传播穿透力[9] - 艺术家张濠麟指出舞台完善度和人流量显著提升,体现活动热度[6] - 通过无门槛惠民演出实现"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双向抵达,激发城市文化活力[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