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棉田集团董事长马涛: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撑腰鼓劲”
中国经济网·2025-07-15 11:14

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施行,提出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1] - 最高人民法院于6月23日驳回日本某杂货店的再审申请,维持中国无印良品商标合法有效,标志长达24年的商标之争落幕[1] 公司知识产权实践与成果 - 北京棉田集团通过系统化知识产权管理,在24年维权路上保持主动,旗下无印良品品牌已布局近300家电商店铺和200多家线下门店,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4][5] - 公司构建六大知识产权矩阵,涵盖无印良品、汉方宸药妆等品牌及多项专利,业务从纺织拓展至中医药大健康、商业连锁等领域[6] - 公司在科技创新上持续投入,其毛巾产品吸水时间突破至1秒以内,远超国家标准和行业水平,并于2020年研发的大豆纤维被实现产值20多亿元[6] 行业观点与建议 - 知识产权通过创新激励和资源配置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是维护市场竞争优势、激发持续创新的关键制度保障[3] - 企业经营者需熟知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并建议建立中国知识产权师职业体系,让专业人士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3] - 企业应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商标监测、专利布局、维权诉讼等全链条工作[4] - 面对侵权要敢于且善于维权,我国司法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提供了坚实保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