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信部复查新能源车补贴:累计核减8.6亿元 奇瑞辟谣“骗补”
中国经济网·2025-07-15 20:29

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情况 - 工信部公示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初审情况,多家车企实际取得补助资金低于申请金额,主要原因为车辆凭证不符合要求、未上传运行数据或行驶里程不达标 [1] - 2016-2020年行业累计核减8.6亿元补贴,奇瑞汽车核减7663辆/2.4亿元,比亚迪核减4558辆/1.4亿元,两家合计占比超40% [2] - 北汽新能源核减2776辆/9704万元,北汽股份核减838辆/3393万元,东风集团核减591辆/3699万元,长安汽车核减408辆/1327万元 [2][6] 重点车企核减详情 - 奇瑞汽车2019年核减高峰期达7216辆/2.3亿元,占五年核减总额95%,主因凭证不符合申报要求 [6] - 比亚迪2019年核减2604辆/7492万元,其中超1800辆(70%)因行驶里程不达标 [8] - 特斯拉在统计周期内未出现核减记录 [2] 企业回应与行业背景 - 奇瑞汽车澄清核减属申报流程正常现象,因销售终端收款凭证追溯困难,强调无违规行为 [3][8] - 比亚迪对事件暂未作出正式回应 [3] - 行业曾出现苏州吉姆西客车骗补案例,该公司因虚假申报1131辆/2.6亿元补贴被取消生产资质 [4] 补贴政策演变 - 2009年启动新能源汽车补贴,2014年统一标准后最高单车补贴6万元,当年销量达7.47万辆(+320%) [4] - 2016年起建立联合检查机制,要求车辆数据实时上传,补贴逐年退坡并向高质量产品倾斜 [5] - 2023年国补政策全面退出,行业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 [5] 行业影响 - 补贴政策初期有效推动行业发展,2014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元年" [4] - 补贴退坡促使技术升级,工信部复查补贴流向既是对过往监管的完善,也推动企业适应无补贴竞争环境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