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下空间  别有洞天(探访·城市更新)
人民日报·2025-07-16 06:10

城市桥下空间改造案例 - 上海市苏州河中环立交桥下改造为运动场地,占地约3.5公顷,包含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单日最多接待居民约500人次 [3][4][5] - 武汉市黄浦大街立交桥下改造为护学驿站,增加140多个停车位,上下学时段家长可免费停车1小时 [6][7] - 青岛市市北区跨海大桥高架桥下改造为橙岛时尚体育公园,配备儿童活动区和各类游具 [8][9] 桥下空间利用模式 - 居住区优先考虑便民设施如社区公园、健身区、儿童活动场 [11] - 交通枢纽旁设置停车场、交通场站 [11] - 商业区或旅游区引入创意市集、文化展览或小型餐饮空间 [11] - 填补区域功能短板如增设绿地、公共厕所、充电桩等 [11] 改造实施机制 - 上海项目由区建管委联合多部门参与,两家公司分别负责设计、运营,采用市场化机制动态调整业态 [4][5] - 武汉项目由交管、城管等部门联合实施,分两期建设,二期引入咖啡、文创等业态 [6][7] - 青岛项目由国有苗圃改造,保留生产功能同时增加营利项目覆盖成本 [9] 设计理念 - 上海采用"动物象限"概念分区设计,桥柱绘画动物形象 [4] - 青岛公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配备安全设施和无害植物 [9] - 普遍考虑全寿命周期管理,采用耐用材料降低维护成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