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河壮歌丨英雄筑堡垒 青山化丰碑
央广网·2025-07-17 11:01

历史背景 -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位于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乡东窑子村,现存半地下式土洞遗迹[1][3] - 1938年5月毛主席指示建立大青山游击根据地,战略意义在于形成晋西北外翼屏障和西北侧翼防御[3][13] - 1938年秋八路军120师派2300余人组成大青山支队,联合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队伍挺进绥远[4][9] 军事行动 - 部队夜间行军时用布包裹马蹄通过平绥铁路以隐蔽行踪[6] - 1938年底建立东起灰腾梁西至包头的游击区,开展夜袭陶林县、智取石拐镇等经典战役[22] - 组建骑兵部队创造敌后骑兵游击战术,建立动委会开展群众工作与情报收集[22] 人物事迹 - 太原成成中学师生组成抗日义勇队,200余名师生牺牲,包括阎氏三兄弟(牺牲时18-22岁)[14][16] - 李井泉支队在缺医少药环境下依靠老乡小米粥治愈伤寒,1940年发表《一年余来的大青山游击战争》总结战略意义[13] - 当代后人持续追寻历史细节,2018年大青山后代集体在武川烈士纪念碑前悼念[23][25] 当代发展 - 武川县新农人张慧峰返乡创立千亩马铃薯种薯基地,采用四行播种机等现代化设备实现年收入20-30万元[27][29] - 当地将抗战时期的"灰灰菜"精神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形成科技兴农与绿色发展新模式[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