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参加游击队,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2025-07-17 14:50

陈胜利近照。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青年时期的陈胜利。 受访者供图 抗战老兵陈胜利原名不叫"胜利",是因为抗战改的名。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身经百战、已过百岁的陈胜利。参军日期、入党时间、 牺牲的战友、战斗细节……这些往事,他至今记忆犹新。 陈胜利,原名陈生粒,1922年8月生于河北望都县东高昌村,1938年1月参军,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在部队,他历任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 等职。1982年12月,陈胜利从北京市石景山区百货公司离休。 为什么参加游击队? "战火烧到了家门口,誓死不当亡国奴" "小时候家里穷,两岁没了父亲,12岁给地主打长工。"陈胜利回忆,"那时候,天天吃糠咽菜,饿不死 就算好。" 1937年农历八月十四,这个日子像一根刺,扎在陈胜利的记忆里。15岁的他与表兄相约赶大集,突然轰 鸣声从天上传来。那天,陈胜利和乡亲们第一次见到了日本鬼子的轰炸机。 "炸弹一颗接一颗,到处是死尸和断肢,哭喊声一片。"集市成了人间地狱,侥幸逃生的陈胜利后来听人 说,"集上炸死了100多人。" 回到村里,陈胜利吓得一宿没睡。第二天,天刚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