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国际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特步主品牌零售销售实现中单位数同比增长 索康尼品牌零售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 [1] - 2020-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81.83亿元增至135.77亿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10.66% 归母净利润从7.28亿元增至12.38亿元 复合增长率11.22% [1] - 业绩公布后股价未显著波动 月线呈下降趋势 2022年以来股价从高点下跌超60% [1] 与同行业对比 - 2019-2024年安踏/李宁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85%/15.64% 特步仅10.66%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安踏23.89%/李宁14.98%/特步11.22% [2] - 2024年营收绝对值:安踏708.26亿/李宁286.76亿/特步135.77亿 净利润安踏169.89亿/李宁30.13亿/特步12.38亿 安踏净利润是特步13.7倍 [2]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特步132.4天/安踏20.83天/李宁13.87天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特步12.28亿/安踏167.41亿/李宁52.68亿 [3] 多品牌战略实施效果 - 截至2024年市值对比:安踏2349.48亿/李宁376.38亿/特步135.39亿 特步市盈率11.31倍低于安踏15.6倍和李宁12.93倍 [4] - 2019年启动多品牌战略累计耗资超20亿收购四个国际品牌 但2021-2023年新品牌营收贡献长期徘徊在15% 主品牌仍占90%以上 [4][5] - 被收购品牌帕拉丁亚太门店不足百间 2023年起剥离K•SWISS和帕拉丁业务 盖世威等品牌累计亏损超1亿美元 最终折价40%出售产生8亿商誉减值 [5][6] 战略路径差异分析 - 安踏通过FILA实现"收购-孵化-高端化" FILA 2021年营收218亿占安踏总营收44% 特步多品牌战略陷入"收购-亏损-剥离"循环 [4][6] - 特步当前保留特步主品牌/索康尼/迈乐三个盈利品牌 索康尼2024年贡献约7%营收 [5] - 公司不被看好主因:增速和盈利水平逊于安踏 多品牌战略未打开增长空间 资源整合与子品牌运营成未来关键 [6]
业绩稳步增长仍遭冷遇,特步国际估值为何难以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