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新华网·2025-07-17 20:15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2023年蓬勃发展,但规模化落地仍面临技术路线分散、研发重复效率低下、数据互通共享困难、模型训练效率和泛化能力受限、量产断档等瓶颈[1] - 实验室成果难以转化为可靠产品,主要由于标准化生产工序和专用设备缺失、应用测试不完善、生产成本高等问题[2] "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整合"共性技术研发、数据采集训练、中试验证、软硬件测试、产业应用"全链条服务的"一站式"平台[1] - 平台采用"双平台"模式运行: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聚焦硬件基座,提升运动稳定性、操作精细度和续航能力,覆盖工业、物流、特种作业等场景[1] - 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解决跨本体/跨场景软件系统缺失问题,实现任务理解-规划-执行全流程智能化[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双平台"通过开放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及接口,降低开发者从零构建底层系统的门槛[2] - 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可基于场景需求定制软硬件,开发周期缩短60%以上,推动产业协同发展[2] - 北京人形正在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实现从组装到测试的全流程智能管控及生产质量量化监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