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人民日报·2025-07-18 05:47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意义 - 推动地区间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路径 [2] -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通过经济补偿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公平分配 [3] - 建设生态共同体的必要手段,促进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与区域协调发展 [3] - 为全球跨界流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国际环境治理经验 [4] 机制建设成效 - 全国24个省份建立30个跨省流域补偿机制,江苏、福建等省实现省内重点流域全覆盖 [5] - 新安江、潮白河等流域水质多年稳定达到Ⅱ类,黄山市形成绿色产业体系 [6] - 颁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法规,完善补偿标准与方式 [5] 基本原则 - 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制度创新 [7] - 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8] - 运用系统治理思维,统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 [8] -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手段结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 [9] 重点任务与措施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 [10] - 长江、黄河干流率先建立统一补偿机制,按水质变化动态调整各省份出资或受偿金额 [10] - 计划2035年实现重点流域干流及支流补偿机制全覆盖 [11] - 拓展补偿形式,鼓励将水量、水生态指标纳入考核,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12] - 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生态监测体系与科研成果交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