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决“围楼堵路”!北京拟从立法层面保障非机动车停放用地供给
央广网·2025-07-18 13:04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 - 核心观点:北京市拟通过立法修订解决非机动车停放难题,重点规范停放秩序、拓展停车资源并明确管理权责 [1] - 修订方向包括保障停放用地供给、强化规划落实、鼓励设施开放及科技手段管理 [9][10][11] 非机动车停放现状与问题 - 北京电动自行车注册量年均增长约100万辆,非机动车出行占比达20%,其中电动自行车骑行占70% [8] - 小区和商圈普遍存在停车资源不足,导致乱停放堵塞通道、占用盲道及消防隐患 [1][3][5] - 停放设施规划落实率低,挪作他用现象突出 [9] 条例修订具体措施 - 用地保障:配套建设为主,独立建设为辅,临时设置为补充,同步规划居住区及公共场所停车设施 [9] - 轨道站点周边150米内应划尽划停放区,试点利用绿地、桥下空间及立体停车场 [9] - 对外卖快递行业实施专用号牌管理,探索违章行为与订单派放联动机制 [10] 行业与设施优化建议 - 鼓励企事业单位新建改建停车充电设施并向公众开放 [10] - 建议调整存量道路资源,如支路机动车道增设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 [14] - 参考杭州物联网技术、深圳射频芯片等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10] 路权与资源分配 - 条例体现非机动车路权公平,强调停放空间与道路设施配置需向非机动车倾斜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