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明确今年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探索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 [1]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分别收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经营区内的跨电网交易需求,通过平台间信息交互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1] - 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两网经营主体基于统一制度和规则实现跨经营区交易,促进电力资源全国自由流动 [1][3] 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市场互不联通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关键堵点,电力互济主要依赖政府间协议和应急调度,频次少、规模小、灵活性差 [3] - 2024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万亿千瓦时占比达63%,但两网间缺乏常态化交易机制制约网间通道利用效率 [3]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大电网促进富余新能源消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增加系统随机性和波动性 [3] 机制创新与实施细节 - 实现"一地注册、全国共享",经营主体无须重复注册即可在两网经营区灵活开展交易业务,蒙西电网用户可与南方电网经营区交易 [3] - 设计跨电网交易业务流程,涵盖中长期、现货、绿电等各类交易类型,要求两侧电网双重安全校核并按最严格标准执行 [4] - 闽粤直流输电权交易试点将按每小时2.56分/千瓦收取联网输电价,网损折价按上一年综合线损率计算 [6] 绿色电力交易突破 - 允许发电企业以单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作为交易单元,电力用户自主选择跨电网绿电交易,减少代理层级加强供需自主匹配 [6] - 延续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2024年3月北京与广州交易中心联合出清)经验,推动规则衔接从方案探索走向系统集成 [4] - 为南方绿电送长三角、西北/蒙西绿电送南方等交易铺平道路,拓展绿电消纳空间和市场范围 [6] 运营协作与市场影响 - 建立两网制度化协商合作机制,由北京/广州交易中心、国家/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联合组织交易发布结果和结算 [7] - "运营互商"模式通过联合组织、共同协商破解两大电网独立运营带来的规则差异和系统特性壁垒 [7] -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塞北风光送岭南、西南水电送沿海,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5]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关键节点需统筹考虑电网安全、跨区资源配置、清洁能源消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8] - 电力商品兼具公共资源与一般商品属性,供应紧张时侧重公平调配,供给充裕时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 [8]
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启动,“网上电力商城”来了
新京报·2025-07-18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