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吉林黑土地上的故事“热辣滚烫”
人民网·2025-07-18 20:36
耕地保护与技术创新 - 吉林黑土耕地面积98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7%,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1] - "梨树模式"采用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实现秸秆归行、深松整地等作业一次性完成,效率较传统耕作提升3倍以上 [2] - 连续十年实施"梨树模式"的地块土壤含水量从20%增至40%,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 [5] 种子产业与科技研发 - 吉林省鸿翔种业近5年推广玉米种子面积约1亿亩,为农户增产50亿斤以上,2024年拟推出20个新品种 [6] - 鸿翔种业年科研投入占净利润40%以上,种子出苗率达97.75%,2022年投产至今累计加工种子5000万斤,产值6亿元 [7] - 长春公主岭市持证种子生产企业55家,占吉林省三分之一以上,年生产经营种子量超1.4亿斤 [7] 农产品深加工与价值链提升 - 吉林省农嫂食品鲜食玉米售价5-11元/根,远高于饲料玉米(1元/斤),精深加工显著提升农产品价值 [8] - 公司2024年总产值达2.23亿元,产品线涵盖30多款,鲜食玉米为主打,一季度销售2000多万穗 [10] - 土地流转种植鲜食玉米可使农户每公顷增收3000-5000元,务工月收入4000-5000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