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施策平衡供需 数字赋能服务升级
辽宁日报·2025-07-19 09:43

优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 提升就业服务可及性与便捷度,深化数字赋能,推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动态适配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建议构建青年创新支持体系,成立省青年创新创业联席会议统筹科技、人社、教育等部门资源 [1] -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设立"红色就业驿站",打造集就业招聘、创业帮扶、技能提升、权益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1]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校企合作是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建议出台多维激励政策并建立省级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 [2] - 建设与企业生产接轨的实训基地、科研平台,探索双向挂职机制做优师资 [2] - 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并拓展基层就业渠道 [2] 数字化就业服务 - 建议破除数据壁垒,依托省级政务云底座构建数智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就业信息"一网通览" [2] - 实时汇聚岗位信息等核心数据,实现求职招聘"一键通达"、政策服务"一站获取" [2] 新业态用工与产业转型 - 针对新业态行业用工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推动行业协会制定用工规范和劳动标准 [3] - 支持新业态企业探索非全日制用工、劳务外包、共享用工等多元模式 [3] - 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培育新兴企业,形成新企业增加新岗位的联动效应 [3] 教育与技能提升 - 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以提高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匹配度,构建市场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 [3] - 及时更新职业培训目录,动态调整培训内容,加快打造辽宁职业培训新高地 [3] - 为传统产业工人提供持续教育和技术更新渠道以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