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记者谈祁连山印象:冲突、和谐、不打扰的“生命绿洲”
中国新闻网·2025-07-19 20:38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科技应用 - 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运用地面调查、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技术建成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监测面积超8000平方公里 [4] - 园区内部署高位云台、红外相机、野保相机等前端感知设备,实现水土气生全面监测,拍摄到雪豹、荒漠猫等野生动物活动影像 [1][4] - 管护员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护,并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科普宣教,科技手段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4] 生态保护实践与人文故事 - 野生动物救护站成功救治偷食牧民家禽的荒漠猫,体现人与动物冲突中的共存模式 [2] - 青阳沟管护站"娘子军"长期坚持巡山护林,成为生态保护的基层力量 [2] - "Z世代"管护员结合科技手段创新巡护方式,并分享工作趣事增强公众参与感 [2] 生态旅游与公众教育潜力 - 香港记者建议以祁连山守护者故事为蓝本拍摄主题电影,提升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与向往 [2] - 借鉴香港湿地公园VR观鸟技术,祁连山可增加游客科技体验感,如模拟野生动物观测等 [4] - 祁连山富集的生物多样性与多民族共护生态的实践,具备向香港及国际游客推广的价值 [6] 活动组织与传播 - 本次活动由青海省委宣传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等联合主办,香港10余家媒体参与实地采访 [1][7] - 采访内容涵盖生态系统保护、科技赋能、野生动物救助及自然教育研学等主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