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活力中国调研行|“盖被”、科创、延链——探寻“黑土粮仓”的增收密码
新华社·2025-07-19 22:33

新华社长春7月19日电 题:"盖被"、科创、延链——探寻"黑土粮仓"的增收密码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唐斓、曹鹏远 松辽平原腹地,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日前,"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们深入这里的吉林梨树、公主岭 等全国产粮大县,走进田间地头、科创中心、加工企业,从黑土地保护到农业科技应用,再到玉米产业 链延伸,探寻"黑土粮仓"的增收密码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气。 在位于梨树县的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玉米地里土壤松松软软,厚厚的秸 秆铺在地上,像是给大地盖上了一层被子。 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捧起混杂着碎秸秆的黑土说,这是保护性耕作方式。经过近20年的研究 和推广,这项技术对减少黑土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稳定粮食产量起到良好效果。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一段时间以来,因长期高强度利用,黑土地面临土壤板结、耕层变薄、水 土流失、有机质下降…… 多年来,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探索总结出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 推广面积从最初的225亩,逐步覆盖东北适宜地区近1亿亩耕地。 如今,"梨树模式"的应用和发展一直在迭代升级。在梨树县泉眼沟村,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