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迎接近10年来“最短”三伏天 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央视网·2025-07-20 00:55

三伏天的定义与划分 -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采用古代干支纪日法推算,初伏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中伏为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1] - 2024年三伏从7月20日至8月18日共30天,其中初伏7月20-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18日 [3] - 1951-2050年百年间40天三伏出现71次,30天出现29次,2015-2024年连续10年为40天 [6] 三伏天数的计算逻辑 - 庚日循环周期为10天,初伏和末伏固定10天,中伏天数取决于夏至与立秋间庚日数量:4个庚日则中伏10天(三伏共30天),5个庚日则中伏20天(三伏共40天) [4] - 三伏天数变化与庚日周期及夏至、立秋对应关系相关,与高温时长无必然联系 [6] 三伏天的气候特征 - 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民间称为"溽热",表现为闷热潮湿 [7] - 从气象数据看,三伏天包含小暑、大暑、立秋等节气,其中大暑为二十四节气中平均气温最高,其次为小暑和立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