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整体表现 - 2024年一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领跑国民经济 [1] - 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财经会议明确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1] - 近10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累计增长75.9% 进入"质变"发展阶段 [28] 深海油气开发 -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实现年产能45亿立方米天然气 设计产能达峰并接入全国管网 [3] - 该气田技术体系将带动宝岛21-1等深水油气藏开发 提升海洋油气对国内能源供给保障 [3] - 全球近十年70%-80%重大油气发现来自深水及超深水区域 深海已成核心战场 [7] - 海洋多种能源融合开发方案推进 结合风能与油气资源就地生产化工产品 [5] 海上风电发展 - 广东阳江建设我国首个±500千伏海上换流站 重2.7万吨 2026年投产后年送电60亿度至粤港澳大湾区 [9] - 首创"绿电拼车"模式 汇集4个风电项目电力 构建海底新能源"高速路" [12] - 阳江集群实现叶片研发至运维全链条生态 8兆瓦以上大机组和漂浮式风电技术突破带动20多个细分产业升级 [11] 海洋牧场创新 - "苏海1号"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投产 总投资6亿元 年产8000吨三文鱼 年产值超5亿元 [14] - 采用全电力驱动系统 续航2万海里 规模达3.5个标准足球场 [14] - 计划推广5艘同型船 形成年产量4万吨 市场规模280亿元 [16] 海底数字基建 - 中国首个商用海底智算中心集群投入运行 "海底智算舱"下水实现"陆数海算"模式 降低制冷能耗 [18] - 100个海底数据舱较陆上同类每年省电1.2亿度 未来可与风电、牧场等产业融合 [20] - "南鲛号"水下敷缆机器人测试中 敷埋速度达1000米/小时 较传统提升1倍 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 [22][24] 产业协同发展 - 海洋经济呈现一二三产融合特征 国产邮轮实现装备制造+旅游模式 风电与养殖融合提升海域利用率数倍 [28] - 新兴领域包括智能船舶、蓝色碳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 [28] - 形成海岸带-近海-深远海三重空间开发体系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模式成熟 [28]
“乘数效应”打造10万亿市场 海洋经济成中国经济增长“蓝色引擎”
央视网·2025-07-20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