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不为与善为(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07-21 05:52
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明确要什么、弃什么,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才能互相借力把 蛋糕做大 在上海闵行区,有一片"城市荒野"。与小区花坛、公园绿地、街巷林荫道的整齐划一不同,这里1.7万 平方米空间自然错落,300多种植物、80多种鸟类、超过500种昆虫自然生长。 无独有偶。北京温榆河公园的"生态心"区域,荒野化是主基调——没有游乐设施,没有精心打理的花 草,也没有人工铺设的园径和路灯,处处野趣成就了草长莺飞的景致。 现代化大城市,为何拿出寸土寸金的土地开辟"荒野"?从中,可以感受到关于"有为"与"不为"的发展启 示。 评估一座城市的发展状况,既要看建设水平,也要看人居环境。从大拆大建到绣花功夫,从人工建造到 崇尚原生态,返璞归真的背后,是城市发展逻辑的变化——不是单一指标的突飞猛进,而是经济和人文 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效能。 在许多地方,有一种美叫"落叶不扫"。每年落叶季,泛黄的树叶随风起舞,游人打卡,居民驻足。不去 破坏落叶形成的自然风景,而是结合区域特点、历史内涵和建筑风格,共绘一幅更高品质的落叶景致。 改"片叶不留"为"落叶不扫",看似"不为",实则是一种思路的升维、治理能力的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