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特点与应对措施 - 入汛以来全国共发生19次强降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2次,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24省份39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2] - 主要江河来水呈现南少北多特点,长江中下游干流偏少20%,淮河干流偏少50%-60%,黄河干流偏多10%-20% [2] - 水利部调度3038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518亿立方米,重点防范黄河中游、海河流域、松辽流域可能发生的较大洪水 [2][4] 北方河流防洪部署 - 黄河中游预计降水偏多10%,海河流域降水较常年偏多20%-30%,水利部门加快推进娄里水库、永定河治理等重大工程立项建设 [4][5] - 全国现有1-5级堤防31.8万公里,水利部强化堤防安全运行管理,漳卫新河等重点河道实施每周两次拉网式巡查 [3][5] - 海河流域2023年特大洪水后推动防洪体系实施方案落地,小清河分洪区、永定河泛区等蓄滞洪区工程已开工 [5] 山洪灾害防御机制 - 构建多阶段递进式预警体系,每日发布24小时山洪风险预警和2小时临近预警,实行"一省一单"风险点位推送 [7] - 建立县包乡至组包户的五级"包保"责任网格,重点解决夜间转移难题,明确转移路线和安置场所 [7] - 重点排查山沟河道聚居地、旅游景区等区域,对施工工区等流动人员集中区提前制定转移方案 [8] 抗旱保供水措施 - 12省份出现旱情,水利部实施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长江流域发挥三峡水库群作用,淮河流域启用出山店等骨干水库 [10][11] - 交口抽渭灌区30座泵站梯级提水保障百万亩农田灌溉,60余万亩夏种玉米完成首轮灌溉 [9] - 加快补齐灌排设施短板,科学制定灌溉用水计划,保障农作物时令用水需求 [11]
有涝有旱,如何精准应对?
人民日报·2025-07-21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