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重大平台为引擎、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全链条产业生态为支撑 深圳科技创新活力充沛动能澎湃
深圳商报·2025-07-21 06:43

科研平台建设 - 深圳光明区集聚了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科研机构,形成强劲发展势头[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新增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两大机构,分别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牵头[2] -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实质推进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科研人员1.5万余名,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2] - 深圳建成鹏城实验室、1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超4000家[2] 高校科研实力 - 南方科技大学牵头建设"深圳自由电子激光"和"材料基因组"两大科学装置,前者助力物质科学原始创新,后者旨在将新材料研发周期和成本减半[3] - 深圳高校拥有各级科研平台690余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25个,拥有国家级人才1334名,全职院士140名,较五年前翻一番[3] - 2024年深圳920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大部分集中在高校[3] - 深圳大学新增建筑学"院士班"由孟建民院士领衔,并继续开设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的院士班[4] 企业创新生态 - 深圳创新密码为"6个90%",包括90%以上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等[5] -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达6.46%,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93.3%[5] - 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12家,密度全国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6] - 深圳开设96个校企订单班,每年联合培养学生近万人,计划到2028年共建专业型学院10个,订单班数量翻一番,联合培养学生达2万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