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政协以委员工作室建设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陕西日报·2025-07-21 08:03
基层协商创新机制 - "小板凳议事会"是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创新探索 [2] - 通过空地、板凳等简易形式开展会议,使委员履职更接地气、聚人气 [3] - 该机制源于驻室委员与群众拉家常的"微协商"实践,后发展为固定工作模式 [7] 委员工作室建设成效 - 全省1338个委员工作室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阵地",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4] - 铜华小区等5个小区通过议事会快速增设便民椅,问题解决效率获居民认可 [5][6] - 青年路街道工作室2022年7月成立,驻室委员22名覆盖11个界别和6个党派,重点服务老旧小区治理 [6][10] 界别特色履职实践 - 工作室按界别需求定制主题,如洛川县苹果产业工作室、榆林秦创原科技农业工作室等 [12] - 青年路工作室针对辖区小微企业多的特点,通过座谈协商解决市场拓展、资金周转等痛点 [10] - 西安市工青妇联界别工作室培育"委员进企业""委员做公益"两大品牌,提升履职辨识度 [12] 服务民生量化成果 - 青年路工作室去年提交社情民意信息82件,开展"微协商"20余次解决25件问题,"服务为民"活动惠及1000余人 [13] - 衍生出"凉亭议事""广场听证"等多元场景,推动协商方式创新 [13] - 全省构建履职为民"服务网",如秦商总会工作室助企纾困、汉中妇联工作室关注妇女急难问题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