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镇当时丨中国镇域经济新格局:“千亿镇”领跑 “单打冠军”崛起
中国新闻网·2025-07-21 17:43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目前有6个GDP千亿镇和近20个GDP五百亿镇,这些镇域经济"排头兵"主要依托毗邻超大特大城市的区位优势[1] - 千亿镇包括佛山狮山镇、北滘镇,东莞长安镇,苏州玉山镇、杨舍镇,遵义茅台镇,其中茅台镇依靠特殊资源,其他五镇则抓住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扩散机遇[3] - 中国有超过2万个建制镇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但不可能都形成小而全的经济体系[1] 镇域经济的关键作用 - 镇域经济是解决就地就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低成本、便捷化的城镇化途径[2] - 镇域经济对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可带动周边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快速发展[2] - 镇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镇和乡村间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2] - 镇域经济还承担着维护边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使命[2] 镇域经济发展路径 - 千亿镇的成功经验包括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自身培育产业,利用发展空间充裕和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3] - 改革开放是重要机遇,佛山、东莞、苏州等开放前沿地区因进出口贸易活跃和外资利用规模高催生了千亿镇[4] - 未来千亿镇需跟上新经济发展步伐,加大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投入[4] - 多数小镇应定位"单打冠军"而非"团体冠军",在细分领域做透做深实现错位竞争[5] 镇域经济发展策略 - 从"时"和"空"两个维度找准定位,"时"即抓住市场新变化,"空"即利用自身资源禀赋[5] - 无区位优势的小镇可围绕特色"无中生有"打造产业集群,有资源的镇可发展特色种植加工或生态旅游[5] - 评价标准应综合人均收入、生活配套、生态环境等指标,而非仅关注经济规模[6] - 政策层面需因镇制宜,通过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倾斜支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6] 镇域经济发展愿景 - 未来镇域经济将呈现分类发展格局,有的做大、有的做强、有的做优、有的面临整合[1] - 理想状态是小镇具有适合产业、适度人口和适宜环境,居民有舒适感、归属感和获得感[6] - 最终将形成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多样化分布格局[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