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与需求 - 产业数字金融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升级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和融资难、融资贵痛点 [1] -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开始数字化转型,但六成以上仍处于早期阶段,存在不想转、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 [2] -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利润微薄、财务信息不透明,导致金融机构不敢贷款,数字化转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催生金融服务新需求 [2] 产业数字金融的核心价值与模式 - 产业数字金融是供应链金融的升级版,本质区别在于建立在数字信用之上,依托产业链整体价值形成数字担保 [3] - 产业数字金融基于数字信用,整合主体信用、交易信用、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实现风险分摊,服务范围拓宽至全产业链末端企业 [3] - 产业数字金融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并通过“T型战略”实现IT技术与OT技术的深度融合以破解转型难题 [2][3] - 实践案例如希音平台整合服装业中小企业订单、生产和物流,将千家企业视同一家以降低融资成本;长虹工业互联网平台C2M模式帮助中小企业10分钟获得低息贷款 [3] 产业数字金融面临的挑战 - 数据流通机制缺失、标准体系缺位导致服务渗透不足,中小企业存在隐私安全顾虑,核心数据上链可能使其在商务谈判中丧失议价优势 [4] - 金融机构应用AI风控等技术面临数据基础薄弱、算法可解释性差及系统割裂等挑战 [4] - 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高,融资成本占融资额比例较高,部分企业因上下游数据断点无法满足数据闭环要求,导致贷款通过率降低 [4] 政策与生态建设建议 - 建议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实施新一轮专项行动方案,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增加财政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4] - 呼吁保障中小企业自由选择权,规范收费标准,禁止以降低供应商价格、延长付款期限等方式变相抬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5] - 建议研究制定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准入资质标准,修订完善金融机构外包管理办法,清晰界定各方责任义务边界,坚持金融持牌经营原则 [5]
产业数字金融重构信用生态 破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
证券时报网·2025-07-21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