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1] - 全国中小学食堂外包及送餐比例超50% 规范配餐服务对确保师生就餐体验和校园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1] - 《指南》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 加工制作 备餐与配送 用餐服务 服务评价改进 应急处理等全链条规范指引 填补校园配餐领域标准空白 [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校园配餐由市场化企业在校外制作配送 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死角 [1] - 部分公司在食品安全 卫生管理等方面问题突出 导致学生健康受威胁甚至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1] - 行业透明度不足 提升透明度势在必行 [1] 关键监管措施 - 明确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关键操作流程 [2] - 首次将对学校食堂的"明厨亮灶"要求覆盖到配餐企业 缩小配餐与学校自主供餐透明度差距 [2] - 要求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2] - 要求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车辆需备案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2] 行业影响 - 标准落地有利于规避风险隐患 提升人员设备配备标准 间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3] - 减少不符合资质 专业能力不足的"小作坊"进入 遏制"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3] - 构建覆盖配餐服务各环节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推动市场纳入更系统规范程序 [3] 实施挑战 - 校园配餐服务涉及环节多 流程长 《指南》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 不能指望其完全扫除乱象 [3] - 需要配合市场监管 公众监督等方面精准加力 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3]
校园配餐明厨亮灶,扫除食品安全“死角”
新京报·2025-07-21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