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现场丨“信用代证”全国落地进入倒计时,一纸报告如何“瘦身”万千证明?
央广网·2025-07-22 00:03
惟改革者进 惟创新者强 惟改革创新者胜!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中国改革现场》 ——纪录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记者周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一家企业如果遇到招投标、贷款融资等需求的时候,都需要一个材料——无 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用于证明这家企业的信用情况。可是这个证明开起来可不容易,往往需要一个团队操作几个月,开出来的证明摞起来有时候能有半个人 这么高。这就导致企业喊累,政府喊苦,这样的困局该如何破? "信用代证"作为一种创新的信用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尝试用专项信用报告来替代这一大摞证明。如今,这项改革将要迎来"收官大考"。国家发展改革委 表示,今年9月底,"信用代证"工作在全国推行。"信用代证"是如何用一份专项信用报告"装下"全部企业信用记录的?记者近日走进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 务中心和"信用中国"网站后台,探究"信用代证"背后的改革历程。 证明围城:改革前的困局 记者:我现在是在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这个大厅一共有三个办事窗口,每个工作人员对面和办事人员的对面都有一个显示屏,双 方可以同步看到办理的进展和信息。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到这个大厅或者在手机上操作,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