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马宇文:生态、政策与市场共筑独角兽成长沃土
证券时报网·2025-07-22 15:13

中国独角兽企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4年深圳新增13家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突出,市场生态活跃且国际化色彩浓厚,催生大量跨境信息服务、电商、货运物流企业 [1] - 深圳硬科技企业密集,华为技术带动作用明显,孵化出荣耀、引望智能等新独角兽,腾讯生态助力微众银行等独角兽成长 [1] - 苏州通过瞪羚独角兽培育计划,早期聚焦生物医药后拓展至新材料、集成电路,潜在独角兽数量排名第三,独角兽数量排名第四 [2] - 常州聚焦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培育出3家独角兽,产业聚焦型城市经验可借鉴 [2] - 活跃创新生态、精准政策支持、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是推动独角兽成长的关键因素 [2] 独角兽企业融资特点 - 独角兽融资呈现"低频、大额、集中"特点,大额融资企业数量占比持续提升 [3] - 新获融资集中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赛道,与国家布局前沿科技方向一致 [3] - 人民币基金融资成为主体,其中70%以上以国有资本为主参与投资 [3] 城市培育独角兽经验 - 深圳优势在于开放国际化市场、科技巨头孵化能力及政府构建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4] - 苏州通过政府部门与服务机构深度合作,提供从遴选认定到系统化赋能的全方位服务 [6] - 苏州经验在江苏多城推广,如无锡、常州围绕重点产业集中布局,内生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 [6] 独角兽行业分布差异 - 中国独角兽偏向硬科技领域,美国以企业服务等软件信息业为主,金融科技领域差异显著 [7] - 中国金融科技独角兽数量减少,部分企业布局重点转向东南亚出海市场 [7] 高质量发展作用 - 独角兽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推动新领域开拓、场景应用及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2] - 创新驱动且前沿科技属性增强,正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主体 [2] 政府培育建议 - 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包括公共资源,畅通多层次融资渠道,加大对创投市场支持力度 [5] - 发挥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孵化作用,搭建政企交流平台整合服务资源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