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靠海却搞海水淡化,这家济企把成本降了三分之二
齐鲁晚报网·2025-07-22 21:58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变工况喷射泵技术 可将不稳定工业余热高效转化为稳定能源驱动海水蒸馏系统 [3] - 模块化设备设计使现场安装时间缩短至两天 比传统建设方式节省15%初期投入成本 [3] - 海水淡化处理成本从行业平均每吨12元降至4元左右 降幅达三分之二 [2] - 产出水水质指标优于沿海核电厂严苛标准 已与核电厂达成合作意向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2]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制造业即服务业"模式 科技服务贡献60%利润 制造利润占比不足40% [6] - 通过运维服务锁定后续工程订单 300万元运维合同可带动3000万元工程订单 [6] - 提供全链条服务涵盖设备供应、工程建设、政府代购及运营维护 [6] - 区域整合形成五大业务片区 西北地区从单一产品年销千万提升至综合业务六七千万元规模 [4][5] 战略布局与产业链延伸 - 从工业废水处理起步 延伸至海水淡化、核能余热利用领域 形成完整水处理产业链 [1][2][7] - 2024年联合山东建筑大学开展太阳能盐湖提锂装置研发 为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储备技术 [7] - 重点开拓核电厂与化工园区市场 这些场景同时具备余热资源和大量淡水需求 [8] - 布局深远海市场 风电-淡化-制氢一体化方案可使绿氢成本降低20% 已进入模拟测试阶段 [8] 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重点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8] -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海水淡化列为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8] - 企业技术储备与产业链布局高度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