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生所走出的未来科学家
经济观察网·2025-07-23 17:58
2025年7月,未来科学大奖举办十周年特别活动。这个由杨振宁发起的、被认为是中国本土最重要的科学奖项,走到了第十个年头。 十年里,生命科学领域共有14位获奖者。其中,邵峰、柴继杰、周俭民、李文辉4位获奖者的主要科学发现是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完成 的: 2018年,因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邵峰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2022年,因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李文辉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2023年,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柴继杰和周俭民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北生所筹建于2003年,作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这里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编制,科学家能自主确定研究方向,也可以不为经费发愁。此后几年,一 批优秀的年轻学者闻声而来,其中就包括2004年加入的柴继杰和周俭民(后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离开北生所)、2005年加入的邵峰、2007年加入的李文 辉。 为什么北生所会出现这么多顶尖科学家、涌现这么多原始创新成果?经济观察报曾分别专访这4位获奖者,他们讲述了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