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配餐服务新国标出台 提高管理门槛筑牢安全底线
新华社·2025-07-23 19:37
校园配餐服务新国标适用范围 - 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学生餐制备及配送服务的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包括校园自建食堂、学校食堂分包商或承包商 [1] - 校园配餐服务企业定义为集中加工、分送学生餐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餐饮服务经营者 [1] - 学生餐涵盖早午晚餐及加餐,包括热食、水果和预包装食品如牛奶、饼干等 [1] 标准对过程管理的要求 - 建立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风险识别与控制制度,实施动态管理机制 [1] - 要求记录制作完成、配送到位、用餐前的时间及热食中心温度 [1] - 具体操作规范包括热食熟制后1小时内分装,配送人员需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1] 监管模式创新 - 要求经营者设施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设置信息公示栏主动公开信息 [2] - 标准通过提高管理门槛补齐食品安全链条监管短板,强化过程管理 [2] - 重点防控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如沙门氏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 [2] 主体责任与关键环节规范 - 标准聚焦学校与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原料检查制度执行等关键环节 [2] - 覆盖食谱管理、加工制作、备餐配送、用餐服务、评价改进及应急处理全链条 [2] - 与4月施行的部门规章相衔接,细化不同主体在配餐模式下的责任要求 [3] 教育与健康价值 - 结合学生用餐场景设定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内容 [3] - 通过标准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反浪费知识及终身营养健康认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