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几经反转,多方“瓜分”,明星AI编程公司Windsurf尘埃落定
证券时报网·2025-07-23 20:51

收购案概述 - 一场涉及OpenAI、谷歌和Cognition的AI编程公司Windsurf收购案经历多次转折,最终以多方分食落幕 [1] - 最初OpenAI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但交易破裂 [1][3] - 随后谷歌以24亿美元收编Windsurf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及核心研发团队 [1][4] - 最终Cognition以3亿美元股票接手Windsurf剩余资产 [1][5] Windsurf公司背景 - Windsurf前身为生成式AI编程助手公司Codeium,其产品是硅谷近3年最迅猛的开发者工具之一 [2] - 核心竞争力在于"代理式编程"理念,可实现多文件编辑和复杂任务自动化处理 [2] - 被收购前拥有超80万开发者用户和1000家企业客户,包括多家《财富》500强企业 [2] - 年度经常性收入曾超过1亿美元 [2] OpenAI收购尝试 - OpenAI拟以30亿美元估值收购Windsurf,创下其成立以来收购纪录 [3] - 收购旨在补齐编码领域短板,应对微软GitHub Copilot和Anthropic Claude模型的竞争 [3] - 交易因微软与OpenAI的知识产权绑定协议而失败,微软有权在2030年前访问OpenAI所有知识产权 [3] 谷歌收购核心团队 - 谷歌以24亿美元获得Windsurf核心技术非独家授权,并吸纳创始人及核心研发团队 [4] - 24亿美元收益主要由创始人与优先股股东瓜分,数百名未加入谷歌的员工仅能继承原公司股权 [4] - 交易引发争议,被批评打破硅谷创业契约 [4][7] Cognition接手剩余资产 - Cognition接手Windsurf剩余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产品、品牌、350多家企业客户及数百名员工 [5] - 被接手的企业客户年营收约8000万美元 [5] - Cognition看中Windsurf的产品、客户群、代码、专有IP和团队 [6] - 两家公司在工程与产品团队和市场推广、运营方面具有互补性 [6] 行业影响 - 收购案显示当技术壁垒模糊时,人才成为巨头争夺的终极目标 [6] - 交易方式引发争议,被认为是对硅谷创业文化的侵蚀 [7] - 知名投资人批评创始人未将收益分给团队成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