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8地入选2025全国百强县
长江商报·2025-07-24 07:31
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 湖北8地上榜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分别为仙桃(第52位)、大冶(第53位)、宜都(第62位)、潜江(第71位)、枣阳(第73位)、枝江(第77位)、汉川(第82位)、天门(第99位)[1] - 湖北上榜数量与去年持平,连续第4年有8地上榜,其中4个县名次提升:仙桃市由54位升至52位,大冶市由55位升至53位,枣阳市由74位升至73位,天门市由100位升至99位[1] - 百强县地区分布:东部67席,中部18席,西部12席,东北3席,湖北入围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仅次于江苏(25个)、浙江(15个)、山东(12个)[1] - 评选标准设置"双门槛":GDP≥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并从经济实力、发展潜力、智造能力、城镇活力、富裕合力五大维度设置35个指标[1] 百强县经济作用分析 - 百强县以仅占全国2%土地和7%人口,创造超10%的GDP总量,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 - 百强县以5%县域数量贡献县域26.5%的GDP,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领头雁"[2] - 百强县贡献县域约30%的二产增加值及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2] - 百强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部县域的40%,是科技创新的"试验田"[2] - 百强县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先突破50%,是富民强县的"先锋队"[2]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 县域GDP从2015年31.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8.3万亿元,规模持续增长[2] - 县域经济结构优化,二产增加值达40%,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2] - 未来县域高质量发展应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驱动、新型城镇化为空间支撑、乡村振兴为必由之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