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让经典“重生”(创作谈)
人民日报·2025-07-24 08:42

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创作背景 - 音乐剧改编自1982年首次出版的同名小说 该小说曾通过广播剧形式使角色如"王一民""玉旨一郎"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1] - 创作团队强调经典作品的生命力在于"重生"而非"复刻" 将71万字原著提炼出"青春 理想 信仰 热血"四大主基调 [1] - 制作团队先后3次赴哈尔滨实地采风 每次聚焦不同创作维度 包括城市风貌 人物故事和情感共鸣 [1][2] 创作过程与艺术呈现 - 首次采风聚焦城市风貌 在中央大街老建筑和档案馆获取灵感 确立"中西交汇"的舞台视觉基调 [1] - 二次采风深入挖掘人物故事 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和滨洲铁路桥获得关键创作灵感 诞生主题曲《茫茫夜》旋律 [2] - 三次采风着重情感共鸣 在伪满警察厅旧址激发创作情绪 催生歌曲《我注定孤单》主旋律 [2] - 舞台采用三组同心圆旋转设计 结合多媒体与灯光技术 精准还原历史服装道具 从铁桥车站到口哨戒指都追求历史真实 [2] 作品意义与市场反响 - 作品旨在通过艺术形式连接历史与当代审美 激发观众对信仰 青春和土地的情感共鸣 [3] - 制作团队期待作品能在全国巡演中赢得广泛认可 实现经典IP的现代演绎价值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