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经验”的蓬勃脉动 80条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解放日报·2025-07-24 09:48
制度型开放政策推进 - 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80条措施,目前已基本落地[1] - 国务院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2][7] -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80条"聚焦航运便利化,优化国际中转集拼运作模式,带动洋山港国际中转集拼货物比例从12.6%提升到18.6%[3][4] 贸易效率提升 -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实施"区港一体化"模式,结合"一线径予放行"政策,汽车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约一天半,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2] -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整体作业时间减少50%,2024年完成3万标箱的国际集拼业务[3] - 2024年1-5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比重超26%[3] 数字贸易发展 - 上海制定金融、贸易、航运三个领域的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降低企业合规成本[5] - 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5] - 实施数字身份跨境认证与电子识别措施,实现外籍游客"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便利化全覆盖[6] 未来发展方向 - 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推广到全国[6] - 推动电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加大市场准入压力测试力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