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沿街道上新招 为流动摊贩安“家” 守护城市“烟火气”
每日商报·2025-07-24 11:00
流动摊贩治理新模式 - 浦沿街道通过"疏堵结合、动态巡查、网格管理"等方式探索流动摊贩治理新模式,为摊贩留出生存空间,实现城市管理力度与温度平衡 [3] - 街道辖区流动摊贩主要分布于地铁口、商业综合体、高教园区等54处重点区域,涉及约300个摊位,经营范围包括小吃、烧烤、水果等 [1] - 大同公寓示范点通过道路划线固定摊位位置,摊主自发形成有序经营体系,减少管理成本 [3] 创新管理机制 - 推行摇号管理模式,持"居住证+健康证"双证上岗,2023年5月已完成第三批经营者资格审查 [3] - 摊主自费改装统一规格的摊位设备,形成标准化经营形态 [3] - 协同交警、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加强车辆、移动燃气瓶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流动摊贩集中在通勤路径,提供价格实惠的小吃便利市民,但存在占道经营、噪音骚扰等问题 [1][3] - 部分摊贩违规操作(如用蛇皮袋套五公斤液化气瓶、改装车辆)造成安全隐患 [2] - 未规范管理时导致环境脏乱差,存在食品卫生与公共安全风险 [1][2] 治理成效与规划 - 示范点摊贩经营收入提升,结束"游击战"后稳定性增强 [1] - 计划优化场地科学布局,强化准入机制与动态监督,持续规范"烟火气"管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