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郑庆华:软学科需“硬支撑”,硬工科需“软灵魂”
人民网·2025-07-25 08:41

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 - 高校需探索"AI+"交叉学科建设新模式,推动人文社科、理工科与新兴学科的技术融合,实现软硬结合以提升学科生命力[1] - 人工智能已刺激文学、哲学、语言学衍生新研究问题,并为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提供新工具和方向[1] - 在教育、法律、金融领域创造出智慧教育、智慧法律和智慧金融等应用工具[1] 学科转型方向 - 传统工科教育需向"新工科"转型,解决知识面窄、人文底蕴不足的问题,通过更新知识体系适应AI时代需求[2] - 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需向实际应用延伸,支持AI技术攻关或利用AI加速知识发现[2] - 城市、交通、制造等工程学科可借助AI工具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创造战略与经济效益[2] 人才培养重点 - 大学需发展学科本土特色与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关注新现象,培养场景创新、复杂系统建模和深度逻辑推理等AI不可替代的能力[1] - 学科交叉融合需响应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