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核心内容 - 山东作为全国6个试点省市之一启动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 在全省确定20家试点单位 突出分类导向 将科技人才分为四大类 包括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攻关任务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社会公益研究 [2] - 改革核心是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制定分类评价标准 让理论研究 科技攻关 成果转化等各类人才都能发挥所长 [2] - 去年以来全省20家试点单位累计有160多人通过"一票通过"获得破格晋升 [5]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改革 - 青岛科技大学作为试点单位 将人才评价自主权下放到重点科研团队 为特殊紧缺人才设置破格通道 [3] - 黄义钢教授以硕士学历破格直聘教授 学校为其"量身定制"考核指标 完成成果转化目标收益后无需再考核奖项 专利 论文 [3] - 改革强化市场导向 探索把技术合同交易额 市场估值 创办企业效益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3] - 黄义钢教授入职1年多来转化橡胶自密封等技术成果 价值近千万元 [2] 基础研究类人才改革 - 强化原创导向 不把论文数量 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指标 [3] - 重点评价"从0到1"学术成果的原创性 贡献度 同行认可度和影响力 [3] 重大攻关任务类人才改革 - 单独增加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攻关任务类人才 推动试点单位重点突出支撑国家安全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4] - 山东大学作为试点单位 明确把重大任务的完成进度 实现国产化替代等情况作为重要人才评价指标 [4] - 去年山东大学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数量同比增长60% [4] 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改革 - 强化需求导向 根据农业 水利 卫生 海洋等不同岗位特点建立行业用户 服务对象和社会参与的评价方式 [4]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出台"临床+技能+科研+教学"评价体系 让临床能力成为职业晋升的"金标准" [4] - 医生王富华凭借临床工作量 临床技能2项指标全满分 被破格聘任为主任医师 [4]
山东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大众日报·2025-07-25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