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投资转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 2万亿 区别于传统"铁公基"模式 定位为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和新质生产力动力源[1] - 2025年中国狭义基建投资同比下降3 3% 城投公司资本回报率中位数降至1 3% 地方债余额突破50万亿 显示传统基建拉动模式失效[1][7][8] - 雅下工程年均投资1200亿元 仅占2024年全国基建投资总额14 1万亿的0 85% 不会逆转基建增速放缓趋势[9] 水电项目经济性验证 - 三峡工程动态投资2500亿元 累计发电1 6万亿千瓦时 发电收入超4000亿元 仅发电回报已覆盖投资成本[15] - 三峡集团2023年营业毛利率达49 61% 资产负债率55 79% 显著优于同业 长江电力ROE达16 73% 上市后累计分红2072亿元[16][19] - 雅下工程拟采用三峡"滚动开发"模式 分阶段建设5座梯次电站 减轻财政压力[20] 电力需求新增长极 - 2025年AI算力电力需求预计达23GW 接近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一半 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用电量将达3600亿千瓦时[21][23] - 雅下工程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 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三峡1 5倍 可支撑"东数西算"战略需求[24] - 西藏水电开发率不足10% 可开发资源超1 5亿千瓦 是未来清洁能源重要支柱[23] 区域经济转型范式 - 宜昌依托三峡工程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吸引宁德时代等企业落户 2025年电池产能将达200GWh[29] - 雅下工程将带动林芝形成1-2万技术岗位 推动西藏城镇化率从39 68%提升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 2年增至10 5年[30][31] - 工程建成后西藏可从能源输入区转为输出核心 发展绿氢制造和数据中心等高附加值产业[34]
雅下工程令世界惊叹,但它的意义仍被很多人低估了
观察者网·2025-07-25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