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宋公碑看军民鱼水情(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2025-07-26 06:02

历史背景 - 盐城东临黄海,历史上饱受海啸、海潮侵袭,1939年8月特大海啸导致1.3万多人死亡 [2] - 1940年秋,宋乃德随八路军第五纵队东进,任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将修筑捍海大堤列为头等民生工程 [2] 工程实施 - 1941年5月15日修堤工程开工,新四军三师官兵与党员干部带领上万民众修筑海堤 [2] - 修堤过程异常艰辛,堵塞五丈河堤口时突逢大雨,监工员和乡保长跳入急流工作11小时完成合龙 [3] - 敌人加紧破坏行动,暗杀多名党员,但工程最终于7月31日全线竣工 [3] 工程成果 - 捍海大堤绵延近45公里,堤高3米,底宽19米,竣工次日抵御特大海啸冲击 [4] - 沿海居民将大堤命名为"宋公堤",并刻立"宋公纪功碑"表达爱戴之情 [4] - 2021年入选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2023年被水利部列入"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4] 现代影响 - 2019年新四军纪念馆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宋公碑"被列为重要内容,采用钢化玻璃保护和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制作仿制件 [5] - 2024年宋公碑3D打印仿制件在巡回展中展出,历时3个月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 [5]